时间: 2025-04-26 03: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8
寒堂耿不寐,辘辘闻车声。
不知谁家儿,先我霜上行。
叹息夜未央,遽呼置前楹。
推枕欲强起,问知星正明。
昧旦圣所勉,齐诗有鸡鸣。
嗟予以窃食,更觉负平生。
在寒冷的房间里我辗转难眠,听到车轮的声音不断传来。
不知道哪个家庭的孩子,已经在霜上走出家门。
我叹息着夜还没有结束,急忙叫人把门前的柱子扶正。
我推开枕头想要强行起身,问问天上的星星是否依然明亮。
黎明之前我强迫自己去圣所,听诗歌的时候鸡已鸣叫。
唉,我偷吃了人生的滋味,反而觉得辜负了自己的平生。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而闻名。王安石的诗词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强起》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索,结合了时代背景,诗人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与社会局势,感到无奈与失落。
《强起》是一首充满了孤独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眠,耳边响起的车声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深思。诗的开头通过“寒堂耿不寐”描绘出一种寒冷与孤独的氛围,紧接着的“辘辘闻车声”则将读者带入了夜的静谧中,车声的出现似乎暗示着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孤寂相对立。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由对外界的观察转向内心的独白。他对“谁家儿”在霜上行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惆怅。夜未央,诗人叹息,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推开枕头,想要强行起身,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渴望与挣扎,仿佛在此刻决心要改变什么。
最后两句“嗟予以窃食,更觉负平生”则是全诗的高潮,感慨自己在平生的追求中是否真的得到了什么,反而觉得辜负了这一生的努力与追求。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值得读者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通过对夜的孤独和黎明的期待,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挣扎与追求,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堂”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房间
B. 寒冷的房间
C. 明亮的书房
D. 幽暗的角落
“不知谁家儿,先我霜上行”的意思是?
A. 我早起了
B. 其他人比我早起
C. 我在等别人
D. 我在睡觉
“嗟予以窃食”的意思是?
A. 我得到了很多
B. 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得到
C. 我感到无比满足
D. 我在偷吃东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强起》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但王安石更加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感慨与思索。王安石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地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