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0:06
檐雨乱淋幔,风悲兰杜秋。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屋檐下的雨水淋乱了帷幔,秋风悲凉,夹杂着兰树和杜鹃的哀愁。我们相对而坐,更加亲近,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愁苦也愈加增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出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作品中常常渗透着对社会和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即将归乡之际,正值雨季,诗人面临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檐雨乱淋幔”,描绘了雨水淋湿帷幔的情景,给人以一种混乱而又湿润的感觉,仿佛预示着内心的纷乱与忧愁。接下来的“风悲兰杜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兰花和杜鹃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悲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相看更促膝”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人老自多愁”则将这种亲密与人生的无常结合在一起,暗示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愁苦似乎不可避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檐雨”指的是:
A. 屋檐下的雨水
B. 田野里的雨水
C. 河流的水
D. 湖面的水
“促膝”这一词语主要表达的是:
A. 疏远
B. 亲密
C. 冷漠
D. 争吵
诗人借雨和秋风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自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