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7-31 23:42:41

诗句

檐雨乱淋幔,风悲兰杜秋。

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3:42:41

原文展示:

檐雨乱淋幔,风悲兰杜秋。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白话文翻译:

屋檐下的雨水淋乱了帷幔,秋风悲凉,夹杂着兰树和杜鹃的哀愁。我们相对而坐,更加亲近,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愁苦也愈加增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檐雨:屋檐滴下的雨水。
  • 淋:浇湿、淋湿。
  • 幔:帷幔,指悬挂的布帘。
  • 兰杜:指兰花和杜鹃花,这里可能象征秋天的植物和情感。
  • 促膝:指两人坐在一起,膝盖相靠,形容亲密的交谈。
  • 自:本身,自己。
  • 多愁:指多愁善感,容易感到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出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作品中常常渗透着对社会和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即将归乡之际,正值雨季,诗人面临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檐雨乱淋幔”,描绘了雨水淋湿帷幔的情景,给人以一种混乱而又湿润的感觉,仿佛预示着内心的纷乱与忧愁。接下来的“风悲兰杜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兰花和杜鹃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悲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相看更促膝”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人老自多愁”则将这种亲密与人生的无常结合在一起,暗示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愁苦似乎不可避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雨乱淋幔:描写雨水纷乱淋湿帷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风悲兰杜秋:秋风中夹杂着兰花和杜鹃的哀伤,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
  3. 相看更促膝: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4. 人老自多愁:随着岁月的流逝,愁苦自然而然地增多,体现了对人生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悲”将风拟人化,表达了自然与情感的共鸣。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雨:象征着情感的纷乱和生活的琐碎。
  • 兰杜:象征秋天的植物,带有伤感的情绪。
  • 促膝: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也暗示着年华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雨”指的是: A. 屋檐下的雨水
    B. 田野里的雨水
    C. 河流的水
    D. 湖面的水

  2. “促膝”这一词语主要表达的是: A. 疏远
    B. 亲密
    C. 冷漠
    D. 争吵

  3. 诗人借雨和秋风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的自我慰藉。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羡春歌 酬刘谷除夜见寄 游天柱观 园居 宿怜上人房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 重游天台 自水口入茶山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伤贾岛无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美景良辰 廾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包含室的词语有哪些 重布 连篇累幅 心狠手辣 飠字旁的字 泰娘 病字头的字 弭棹 斗升之水 约誓 东山日头一大堆 阜字旁的字 棒结尾的成语 目击道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