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21
东门人物乱如麻,
想见新鞯照路华。
午鼓已传三刻漏,
从官初赐一杯茶。
匆匆殿下催分首,
扰扰宫前听卖花。
归去莫言天上事,
但知呼客饮流霞。
东门外的人群嘈杂得像麻绳一样,
我想看见新鞯马在路上闪耀光华。
午时的鼓声已经传来三刻钟,
从官府初次赐给我一杯茶。
匆匆在殿下催促着分发头衔,
宫前热闹地听着卖花的叫卖声。
回去的时候不要再谈天上的事情,
只知道招呼客人饮酒畅饮流霞。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和,晚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政治改革,提倡文学与政治相结合,作品风格清新,擅长诗词,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时期,正值政治改革时期,他在政治上经历了许多风波和挑战。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描绘了东门外的热闹景象,人与马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开头“东门人物乱如麻”以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人群的拥挤与嘈杂,接着“想见新鞯照路华”展现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与期待,传统与时尚的交融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午时鼓声的传来,仿佛是在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三刻漏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急促与紧张。而“从官初赐一杯茶”则表现出诗人身为官员的无奈,初入官场的他可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压力与期望。紧接着“匆匆殿下催分首”一语,进一步反映了官场的繁忙与竞争,令人感受到一种浮躁的气氛。
“扰扰宫前听卖花”则为诗歌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卖花的叫卖声成了繁华景象的点缀,体现出生活的多样性。最后两句“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应珍惜眼前的欢乐与自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门人物乱如麻”是用来形容什么?
“新鞯”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卖花”在表现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