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16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
归来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浇,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
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我回忆起从前做官的日子,低头屈腰经历了许多苦辛。回到家中却感到不自在,心中没有办法安慰自己。于是亲手栽种了两棵松树,聊以款待来访的宾客。春天的时候浇一次水,树木渐渐显得欣欣向荣。清雅的韵味在秋天浓厚,绿色的松针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焕然一新。开始怜惜山涧底的风景,却忘记了城中的春色。有时白天把门关上,双影投射在一身上。整天都不感到寂寞,心中仿佛有三个人。忽然收到朝廷的诏令,被征召为文苑的官员。闲暇时感到一阵惆怅,恰似与朋友别离。早知道在烟雾缭绕的翠前游玩,不该犹豫不决。后悔从白云里走出,落入了喧嚣尘世中。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直白易懂而著称,关心民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因宦海浮沉感到人生的无奈与惆怅。在盩厔厅前栽松,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白居易通过对双松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归隐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篇的“忆昨为吏日”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经历,接着用“折腰多苦辛”来传达他在官场上所遭受的屈辱与艰辛。随着回归故土,他逐渐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种下的松树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慰藉,也象征着他心灵的寄托。
诗中的意象层次丰富,松树的生机与清韵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宁静,反衬出城市生活的喧嚣与浮躁。最后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留恋,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双松的描写,表达了白居易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盩厔”是什么地方?
诗人种植松树的目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韵”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白居易的《寄题盩厔厅前双松》更直接地表达了人生的感悟与惆怅,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物传达了一种更为抽象的哲思。两者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