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9:29
月朵千痕雪半梢,便无雪月更飘萧。不应腊尾春头里,两岁风光一并饶。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月亮上的千丝万缕的痕迹映衬着雪的残留,雪和月光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在这时节,冬天的雪已经不再如往常般飘落,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时节,过去一年的风光与新一年的景象交汇在一起,展现出别样的美丽。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于生活情趣,常以小景抒发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冬春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季节变换的感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郡斋梅花》是一首描写梅花及其周围景致的诗作,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开头以“月朵千痕雪半梢”开启,展现出一种清冷而优雅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与雪花的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时光的流转,不再是单一的冬季,而是春天的即将来临,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诗中“便无雪月更飘萧”一句,暗示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期待。最后两句“两个岁风光一并饶”则更是将过去和未来的美景一并呈现,诗人不仅是在描绘梅花,更是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深思,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沉的情感。在这个细腻的春日时节,梅花自是最美的象征,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人生的变迁与生命的坚韧,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厚的情感。
诗中“月朵千痕”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的圆缺
B. 月光的变化
C. 月亮的颜色
“不应腊尾春头里”中的“腊尾”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的最后一个月
整首诗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A. 风
B. 雪
C.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