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41:52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诗中描绘了夜晚明月的美丽景象,名士在月下徘徊,令人遐想。来宾们吟咏诗篇,却因离别而生怨愁。月光如同白色的扇子,轻柔而清澈,远比庾公楼的光辉要遥远。明月的美丽更是让人心生向往,皎洁的月光传递着自古以来的忧愁。即使满手的月光也无法拥入怀中,阳春的曲调再美丽也难以回报这份愁苦。
李端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约790年。他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首诗是李端在月夜时写给友人的,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友谊的珍视。在唐代,月亮是诗人们常用的意象,象征思念与孤独。李端在这首诗中通过月光传递了深厚的情感。
这首《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以清丽的意象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同时蕴含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名卿步月正淹留”的开头,引出夜晚的宁静与思念。在月色的映照下,诗人感受到友人的思念和离别带来的愁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一句,形象地将月光比作扇子,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又传达了其遥远的特质,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与细腻感受。接下来的“婵娟更称凭高望”,再一次强调了月亮的美丽和高远,仿佛在诉说着对理想与情感的向往,但“皎洁能传自古愁”则揭示了月亮所承载的愁苦与孤独。
最后两句“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尽管手中握着满满的月光,却无法真正拥入心怀;即使阳春乐曲再美,也无法回馈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无奈与失落,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月光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情感基调,令人深思。
这些意象不仅具备美的外表,还深刻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唐代文化中对月亮的特殊情感。
诗中提到“素魄”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星星
C. 日光
“阳春曲丽”中的“曲丽”是指?
A. 美丽的曲调
B. 丑陋的旋律
C. 无聊的歌曲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