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20
哭从弟克简
作者: 黎景义 〔明代〕
天夺汝何速,飘然朝露零。
取妻七十日,为子八三龄。
半世辛勤业,微生淡薄形。
弟兄眉亦白,父母鬓犹青。
命也身难赎,哀哉祸早丁。
谢阶摧粹玉,荀室霣贤星。
有杵皆停相,无儿孰乞铭。
远游何处泊,一寐几时醒。
我祖同鸠纪,昆行长雁翎。
缌麻方服礼,杕杜欲除经。
宴乐遗萝茑,伤悽动脊令。
寄归还素位,修短憾苍冥。
草死不成梦,琴亡焉可听。
珠山临窆穴,雨泪湿林坰。
天地为何如此匆忙,像晨露般飘落而去。
结婚才七十天,孩子却已三岁有余。
辛苦奋斗半生,生活却清淡如烟。
兄弟们的眉毛也已花白,父母的鬓发依旧青黑。
命运难以赎回,哀哉,祸事来得太早。
谢家台阶上摧毁的美玉,荀氏庭院里星光黯淡。
有杵声皆止,谁还能为我铭刻?
远行何处停泊,沉沉入梦几时能醒?
我的祖辈同鸠鸟般的纪年,兄弟们则如大雁般长行。
缌麻方才入礼,杕杜却想要除去经典。
宴乐遗忘了美好,悲伤触动了我脊背。
寄回去的素位,生死之间的遗憾难以言表。
草木已死,不再成梦,琴音已亡,又如何倾听?
珠山旁的坟墓,雨泪湿透了林间的土坎。
黎景义,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他的诗风细腻而沉郁,常常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社会的悲剧与人情的冷暖。
《哭从弟克简》写于作者失去亲弟弟的痛苦之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体现了明代士人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弟弟早逝的哀悼,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天夺汝何速”的提问,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不解,接着用“飘然朝露零”比喻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情感由此逐渐深入。诗中提到的“取妻七十日,为子八三龄”显示了生活的变迁与无常,结婚与育子的短暂时间对比,突显出生命的无情。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兄弟的变化和父母的安好,进一步抒发了对家族的关心与惋惜。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愈发沉重,特别是“命也身难赎,哀哉祸早丁”一句,直接道出对命运无力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递了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具有很强的思考深度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对亲弟死亡的哀痛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抒发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反映出明代士人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取妻七十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草死不成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黎景义的《哭从弟克简》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沉重,前者更多的是对兄弟的思念,而后者则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