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07:05
水曲红波冷,几树小桃摇影。怜春情性未分明,天台人近,一线香风引。青阳踏破芳魂醒,十二栏杆静。口脂红印鹦鹉,窗前难数春归恨。
水波轻轻荡漾,映照着几棵小桃树的摇曳影子。怜惜春天的情感尚未明朗,天台的人儿近在咫尺,轻微的香风在引导着思绪。阳光照耀,仿佛唤醒了春天的灵魂,十二根栏杆静静矗立。窗前留有口脂的红印,难以数清春天归来的遗憾。
张卿玉,明代诗人,以精致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雅士的时代,受到了传统文学的深厚影响。
《青门引》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逝去春光的惋惜与思念。
《青门引》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开篇以“水曲红波冷”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寒意的春日场景,水面波光粼粼,反映出几棵小桃树的摇曳影子,透出一种生机与活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情感层层递进,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希冀与忧伤。尤其是“怜春情性未分明”一句,直接道出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既有欣喜又夹杂着难以言表的忧虑。
接下来的“天台人近,一线香风引”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感受到周围的温暖与生动。然而,随着“青阳踏破芳魂醒”,诗人似乎意识到春天的短暂和易逝,十二根栏杆静默无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离去。
最后的“口脂红印鹦鹉,窗前难数春归恨”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红唇的印迹象征着青春的痕迹,而“春归恨”则是对春天离去的无尽惆怅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张卿玉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青门引》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几树小桃”象征什么?
诗中“春归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