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2
《青门引(寻梅)》
作者:王质 〔宋代〕
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
微香来自横网竹,飞度寒溪曲。
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
我在江南的山麓中四处寻找,只看见零星的野菊。
梅花未能与我相遇,令我心中悲伤;若能见到一枝梅花,就足够我高兴一年。
那淡淡的香气来自横跨竹林的小路,飞过寒冷的溪流曲折处。
我在落路上向人打听,感谢他指引我走向那深邃的山谷。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傲,常被文人所追求和赞美。梅花在寒冬中盛开,代表着不屈的精神。王质通过对梅花的寻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王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之美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质寻梅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青门引(寻梅)》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寻梅的过程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不仅描绘了寻梅的环境,更透出一丝失落的情绪。野菊虽然美丽,但与梅花相比,似乎更显平凡和无奈。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渴望与向往,梅花在他心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即使只见一枝梅花,也足以让他心满意足,显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后两句“微香来自横网竹,飞度寒溪曲”,则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淡淡的香气和飞越溪流的微风,进一步衬托出梅花的孤高与美丽。
最后一句“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则展现了诗人借助他人之言,最终找到梅花的希望,暗喻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倾慕,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找到梅花的?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王质的《青门引(寻梅)》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王安石则在梅花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两者都展现了梅花的美,但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