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19
引驾行
作者:汪东
沈烟微袅,纱窗半启延晴照。
怕春来,恨春去,此情向谁堪表。
多少。逞绣毂雕鞍,寻花选柳恣幽讨。
争知我京华倦旅,几牵萦,莫愁棹。
缥缈。歌翻子夜,梦入槐宫初觉。
甚滟滟华年,迟迟淑景,未谐欢笑。
难道。把深闺密约,良朋佳话总拚了。
索自去携琴载酒,侣苏门啸。
全诗翻译:
轻烟微微地升起,纱窗半开,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我怕春天的到来,又恨春天的离去,这种情怀又该向谁倾诉呢?
多少人啊,骄奢地驱马装车,寻花问柳,尽情享受这幽静的时光。
谁知道我在京城的旅途多么疲倦,心中萦绕着多少愁绪,别再为我担忧了。
梦幻般的夜晚,歌声在午夜翻飞,我的梦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槐宫。
多么灿烂的年华啊,柔和的春光,却迟迟不能带来欢乐的笑声。
难道就这样将深闺中的约定和良朋的佳话都抛弃了吗?
我索性自己去带着琴酒,去苏门山吟啸。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霖川,浙江人。其诗风清丽,善于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汪东的诗作常带有细腻的情感和风景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引驾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引驾行》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在轻烟袅袅中勾勒出春天的迷人景象,然而在这种美好中,他又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无情。诗人用“怕春来,恨春去”表达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渴望春天的美好,也无奈于其短暂。在这幅春日图景中,诗人回忆起那种为了寻花问柳而纵情游玩的生活,但心中却滋生了对京华生活的倦怠感。
整首诗的情感在转折中不断深化,从最初的欢愉演变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人用“缥缈”的意象来描绘梦境,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逃避。诗中提到的“深闺密约”和“良朋佳话”则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最终选择独自去“携琴载酒”,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引发对人际关系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怕春来,恨春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春天
B. 矛盾的情感
C. 对春天的无所谓
诗人选择“携琴载酒”,意味着什么?
A. 对生活的放弃
B. 渴望独立和自由
C. 寻求他人陪伴
“缥缈”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幻和理想
C. 物质享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汪东的《引驾行》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汪东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波动,而杜甫则着重于自然景象对生命的启示。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