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抵家后口占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3:44:26

诗句

日日亲知少送迎,不堪回首问平生。

儿童老大髭须白,强半登堂说小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6

原文展示:

日日亲知少送迎,不堪回首问平生。儿童老大髭须白,强半登堂说小名。

白话文翻译:

每天亲友见面却少有人来送别,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人生。儿童已经长大,白发满头,许多人已经来到我家,问我小时候的名字。

注释:

  • 亲知:亲近的朋友。
  • 送迎:送别和迎接。
  • 不堪:不忍心,无法承受。
  • 回首:回想,回顾。
  • 问平生:询问我的一生。
  • 儿童:指年轻的朋友或亲戚。
  • 老大:长大成年。
  • 髭须白:形容年纪大,白发苍苍。
  • 强半:大多数,几乎所有。
  • 登堂:到家里,来访。

典故解析:

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回到家乡后与亲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儿童老大髭须白”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变化,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煦,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的思考。胡煦的诗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胡煦回到故乡之际,见到久别的朋友和亲人,感受到人生的变化与无常,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抵家后口占 其二》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亲友的珍惜。诗的开头“日日亲知少送迎”写出了与亲友相聚的频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问平生”更是引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似乎在问自己,这一生走过了怎样的路。

“儿童老大髭须白”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孩子已成长为满头白发的成年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对朋友年华已逝的惋惜。最后“强半登堂说小名”,则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仍然愿意回忆起彼此的童年,亲切而温暖。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生活中小细节的同时,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时间的流逝,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怀念,更是对生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亲知少送迎:每天见面的人少了,送别和迎接的场合也减少,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减弱。
  2. 不堪回首问平生:回首往事,感到心痛,不由自主地想要询问自己的过去,暗示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3. 儿童老大髭须白:曾经的孩子们已经长大,白发满头,表现出岁月的流逝。
  4. 强半登堂说小名:大多数朋友都来访,并提起小时候的名字,体现了对童年记忆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昔日的儿童与今天的白发人,突显时间的无情。
  • 排比: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增强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达其对生命的影响。

主题思想:整首诗述说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亲友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儿童:象征纯真和美好的时光,代表过去。
  2. 白发:象征衰老和时光的流逝,代表现在。
  3. 小名:代表记忆和亲密,体现人际间的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儿童老大髭须白”,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小朋友们都长大了
    • B. 人们的年纪大了
    • C. 时间的流逝
    • D. 以上都对
  2. “日日亲知少送迎”中的“少”意思是:

    • A. 很多
    • B. 一些
    • C. 很少
    • D. 不少

答案

  1. D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慨,风格更为沉重,情感更为深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以草原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情感上更为明媚和豁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岫岩秋望感兴 还乡 摸鱼儿 孤雁 舣舟大藤峡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牍附以古风 辛亥三月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 三友篇赠珪老 奉和大观文相公见寄古风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 答林景清 题仙都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头而新 牛字旁的字 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苏的词语有哪些 扇和 昭焯 窥伺效慕 风波平地 造人 辛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青楼楚馆 骊黄牝牡 多早 田字旁的字 拨转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