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35:30
念奴娇 癸未除夕用前韵
作者: 王策 〔清代〕
萧然此夜,到床头破历,也为陈物。
分岁吴风传故事,腊酒清香靠壁。
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
胆瓶相对,卓哉吾友三杰。
坐看灯下儿童,争梨觅枣,笑语深宵发。
尔庆增年侬减岁,多恐修名易灭。
有愿难如,无呆可卖,愁秃盈颠发。
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
在这寂静的夜晚,床头的日历已经翻旧,显得陈旧。
岁末之际,吴地的风传来故事,腊酒的清香靠着墙壁。
天竹上挂着红珠,水仙花盛开在金盏里,梅花点缀在雪上,宛如晴空。
胆瓶相对而立,我的三个好友真是了不起。
坐在灯下,看着孩子们争着吃梨和枣,欢声笑语在深夜中传出。
你庆祝增岁,而我却在悄然减岁,心中多有恐惧,名声易消。
愿望难以实现,无所依赖,愁苦使我头发渐稀。
不如痛快地酣睡,等到明年正月再醒来。
作者介绍
王策(生卒年不详),字子骏,号云溟,清代诗人。王策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癸未年除夕,正值岁末年初,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欢聚的珍惜。诗中蕴含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往岁月的反思。
这首《念奴娇 癸未除夕用前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宁静与温馨。开头的“萧然此夜”,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与除夕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息,吴风的故事和腊酒的清香,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怀念。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运用了“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的美丽景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朋友相聚的场景则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欢愉,儿童争梨觅枣的欢声笑语,展现出纯真的快乐。
然而,诗人也在其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特别是“尔庆增年侬减岁”的对比,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最后一句“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尽管有愁苦,但仍向往新的开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除夕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新年期待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亲情、友情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腊酒”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尔庆增年侬减岁”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