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4:43
夺嫡心萌事可忧,
四贤西笑暂安刘。
后王不敢论珪组,
土偶人前枳树秋。
争夺皇位的心思开始萌动,这真让人忧虑;
四位贤人西去,这让刘备暂时安稳。
后来的王者不敢谈论权力的分配;
在土偶和人面前,枳树已是秋天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窦常,唐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著称,常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可能是对当时权力斗争的反映,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轮回的感慨。
《商山祠堂即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政治忧虑的诗,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思考。诗中用“夺嫡”引出权力斗争的主题,暗示争权夺利的心态在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四贤的“西笑”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现实中贤才流失的忧虑,刘备因而获得的“暂安”却是一种短暂的虚幻。接着,后王的无作为使得权力的讨论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反映了政治的不稳定和人心的惶恐。最后一句以“土偶人前枳树秋”作为结尾,意象的转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土偶象征着过去的文化和历史,而枳树的秋天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忧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窦常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贤”是指哪些人?
“夺嫡心萌事可忧”中的“忧”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窦常的《商山祠堂即事》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时局的忧虑,但窦常更侧重于权力斗争的直接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百姓困苦的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