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3:14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香已寒,
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燕初飞,
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夜莺在窗外啼叫,乡愁的梦已断,春天的树影在晨曦中显得朦胧。
残灯和余烬关上了朱红色的窗户,人声从屏风后传来,香气已经冷淡,
灯光已经熄灭,忽然想起去年分别的情景。
石城的花雨依偎在江楼上,波上漂浮着木兰舟。
雾蒙蒙,风轻轻,杨柳摇曳着稀疏的烟雾。
轻飘的絮满南园,墙下的草丛中,燕子初飞。
莺已老去,春风轻拂面颊,依然是如此美好。
相逢时带着酒,且高歌一曲,人生能有几何?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承宗,唐代著名词人,擅长写词,尤其以婉约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离别及乡愁等主题,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作者旅途中,正值春天,回忆往昔的离别与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的交织。
《喜迁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在诗的开篇,夜莺的啼叫唤醒了诗人的乡愁,伴随着晨曦,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接下来的描写中,灯光的暗淡与香气的寒冷象征着情感的逐渐远去,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引入了自然景象,描绘江楼、木兰舟、杨柳等元素,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尽管莺已经老去,春风依然拂面,这种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的留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的豪情收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这句结尾不仅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更是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宿莺啼”指的是什么?
“灯已绝”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喜迁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冯延巳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