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4:46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作者:冯延巳 〔唐代〕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目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小堂,院子里春风拂面,却没有人来访。墙东的樱桃树上,雨滴打湿了红艳的果实,令人感到惆怅。心中愁苦,似乎醉酒又像生病一样,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懒得开口。傍晚时分,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双燕归巢,安静地栖息在画阁中。
作者介绍:冯延巳,唐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词风多以柔美、婉约见长,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与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唐代,正值词的兴盛时期。冯延巳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波动,常常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这首《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一个孤独而惆怅的场景。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小堂,春风拂面却无人与之相伴,展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感。墙东樱桃树上红艳的果实与雨水交融,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词人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愁心似醉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因孤寂而产生的愁苦,心情如同醉酒一般迷离,既想表达又觉得无力。这种情感在“目暮疏钟”句中得到了升华,钟声的稀疏与傍晚的宁静相得益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的缺失。最后,双燕归栖的意象则带来了安宁的希望,与前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一丝温暖。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既有对春日美景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的无奈,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词人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中细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在宁静中隐含的伤感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欲语还慵”中的“慵”是什么意思?
A. 想要
B. 懒惰
C. 高兴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归属
C. 离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采桑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冯延巳更侧重于春日的景致与惆怅,而李清照则在表现感情的复杂性上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