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4:45
蝶恋花 其二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二月花明邻上巳。
柳学鹅儿,桃学红妆媚。
布谷劝耕声未已。
腥风海上来鱼市。
经济山林浑不易。
种杏条桑,多少闲心事。
金马凤池春梦耳。
竹篱茅舍原如此。
在二月,花儿明亮地盛开,正值邻近上巳节。
柳树仿佛在学习鹅儿的姿态,桃花似乎在学习红妆的妩媚。
布谷鸟的劝耕声尚未停止,
海上腥风袭来,鱼市也随之热闹。
经营山林的生计实在不易,
种植杏树和桑树,心中却有多少闲愁。
金马和凤池,春天的梦恍若耳边轻吟。
竹篱和茅舍,原本就是这样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贞吉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二月,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农耕的忙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生计压力时的无奈和闲愁。
这一首《蝶恋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诗的开头以“二月花明邻上巳”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柳树和桃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还赋予了花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布谷劝耕声未已”,则进一步引入了农耕的主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忙碌与希望。
然而,诗人在描绘美好的春天时,也不忘提及生活的艰辛,“经济山林浑不易”生动地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苦恼。种杏条桑的描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闲愁与对未来的思考,形成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以“金马凤池春梦耳”结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竹篱茅舍原如此”则是对简单生活的接受和珍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理解。这首诗在描绘春天景色的同时,深藏了生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二月花明邻上巳”中的“上巳”指的是什么节日?
“腥风海上来鱼市”中的“腥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马凤池”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贞吉的《蝶恋花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描绘,但李清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曹贞吉则更侧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与对自然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