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6:20
作者:王安石 〔宋代〕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自绿衣郎。
在临津河边,繁花似锦,树木千树万树相映成趣;小路两旁,柳树斜斜地垂挂着枝条。却让我想起了金明池旁的小路,红裙子和绿衣服的青年们争相而行。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游乐地,位于汴京(今开封)。这里的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前来游玩。诗中提到的“红裙”和“绿衣郎”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变法派人物。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某个阶段,背景可能与他在权力中心的生活、对美好青春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有关。
《临津》以生动的自然景色引入,描绘了临津河边的花柳繁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金明池美好时光的怀念。前两句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面,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后两句则引入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青春岁月的追忆,红裙和绿衣相互辉映,象征着年轻的爱情与青春的朝气,刻画出一种生动的社交场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全诗运用了对比与联想的手法,前后呼应,让读者在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中产生共鸣,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恬淡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形成了和谐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青春过往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明池”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游乐场所
C. 古代城市
答案:B
诗中描绘的树木是怎样的?
A. 光秃秃的
B. 繁花似锦
C. 稀稀落落
答案:B
“红裙争自绿衣郎”中的“争”字表示什么?
A. 竞争
B. 一起
C. 分开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