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0
忽去飘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诗的意思是:忽然间,您飘然而去,似乎在游玩那华丽的地方,大家都怀疑您是否在那高高的梁上安静地策马。您那禅意的心境偶尔浮现,难道会妨碍内心的宁静吗?即使道理高尚清明,我也不害怕寒冷的环境。
“道骨”常用来形容高尚的品德,源于道家文化,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诗中提及的“梁端”则可能暗指高处的清净之地,与禅宗的隐逸思想相呼应。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推行新法,主张变革,力求国家富强、民众安乐。王安石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俞秀老忽然不见》写于王安石与俞秀老的友谊时期,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蕴,展现了王安石对友人俞秀老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忽去飘然游冶盘”描绘了俞秀老的身影,仿佛他在世俗的繁华与清幽之地之间游走,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这种轻盈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似乎在阐释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共疑枝策在梁端”则表现出人们对他去向的猜测与怀疑,暗示了人世间对亲友离去的惋惜与不解。这里的“枝策”不仅是对俞秀老的想象,也映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禅心”与“道骨”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内心偶尔浮现的思绪,难道会妨碍我内心的宁静吗?这种宁静与高洁的气质使得他在面临外界寒冷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邃的思想,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底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悟,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所持的豁达态度,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念。
王安石的《俞秀老忽然不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社会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禅心”主要代表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内心的宁静
C. 社会地位的提升
D. 对友情的珍视
“道骨虽清不畏寒”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A. 高洁的精神不怕艰难
B. 清白的人不怕寒冷
C. 道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
D. 生活艰难的人不怕寒冷
李白的《将进酒》与王安石的《俞秀老忽然不见》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纵情,而王安石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