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09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寄云君
春情好在。情共春融深作海。
海阔无边。波浪轩然更接天。
从来踽踽。不会人前相尔汝。
莫放春过。新妇相看渐作婆。
春天的情感真好,它与春天融汇交融,深深地像海洋一般。海洋宽广无边,波涛汹涌,仿佛与天空相接。从来孤独的人,未曾在众人面前与你相识。不要让春天白白流逝,新娘相看时渐渐变成了婆婆。
此诗中提到的“新妇”与“婆”形成了对比,反映了女性从青春到成熟的过程,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表现了人们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
作者介绍:沈尹默(1883—1971),字文韬,号惕庵,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师从王羲之,致力于古典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正值社会动荡、传统与现代交替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生命及时光流逝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寄云君》是一首充满春情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开篇的“春情好在”,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不仅带来生机,更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美。诗中提到的“情共春融”,似乎在暗示着春天与情感的密不可分,情感在春天的温暖中得以升华。
接下来的“海阔无边,波浪轩然更接天”用海洋的辽阔与波涛的雄伟来比喻情感的广泛与深厚,情感如同大海般汹涌而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然而,诗人也通过“从来踽踽”的孤独感,暗示着爱情的难得与珍贵,孤独的人难以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情感。
“莫放春过”一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象征着青春与爱情,诗人希望抓住这段美好时光。最后一句“新妇相看渐作婆”,则是对女性身份的变化与生活的无奈,暗示着从青涩的爱情到成熟的生活,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的角色与身份也随之改变。
整首词在表达爱情的同时,也折射出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哲理,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春天作为生命与爱情象征的美好。
诗词测试:
“春情好在”中的“春情”指的是什么?
“海阔无边”表达了什么情感?
“新妇相看渐作婆”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