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5:12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
王安石
诸贤发策未央宫,
独得菑川一老翁。
曲学暮年终汉相,
高谈平日漫周公。
君今壮岁收科第,
我欲他时看事功。
闻说慨然真有意,
赠行聊似古人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朋友陈舜俞,表达了对他未来前途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许多贤士们在未央宫(古代汉代的一个宫殿)考取公职,而自己只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诗人提到自己一生所学,尽管年纪已大,但仍怀有远大的理想。如今你正值壮年,刚刚考取科举,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看到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听说你对前途充满憧憬,赠送你这首诗,聊表我对古人风范的追慕之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倡导变法,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王安石的诗词作品以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著称,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陈舜俞归乡之际。诗人通过送别之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同时也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是一首集送别、祝福与人生哲思于一体的诗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提到众多贤士在未央宫中谋取仕途,体现了王安石对社会与政治的关注。而“菑川一老翁”则是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表述,显示出诗人对年老的自省与对年轻人的期待。
接下来,诗人提到“曲学暮年终汉相”,可以看出他对学问的重视,尽管年纪渐长,仍然希望能通过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提到“高谈平日漫周公”,则暗示自己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慕与向往,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人物的敬仰。
在表达对陈舜俞的祝福时,诗中提到他正值壮年,刚刚考取科举,预示着前途光明。最后一句“赠行聊似古人风”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代风范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风采的赞美。
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王安石对社会、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许与祝福,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基调。
选择题:王安石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古人风范的追慕
B. 对朋友的祝福
C. 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D.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曲学暮年终汉相”意在表达对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君今壮岁收科第”是对朋友成功的祝贺。 (正误)
李白的《送友人》强调了友情与自由的追求,情感奔放;而王安石则通过对古人和友人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理性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