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汉功臣表》

时间: 2025-04-26 13:49:57

诗句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哲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57

原文展示: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哲长。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

白话文翻译:

汉朝分封土地,建立了忠臣良将,铁券和丹书都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智慧。我本希望能像磨刀石一样坚韧不拔,为什么却要得到一些卑微的恩赐呢?

注释:

  • 汉家: 指汉朝。
  • 分土: 分封土地给忠良之士。
  • 忠良: 忠诚且有才能的人。
  • 铁券: 古代用铁制成的契约,象征信用。
  • 丹书: 用红色书写的契约,象征正式。
  • 信哲长: 形容信任和智慧的长久。
  • 山河如带砺: 意指希望国家如同磨刀石般坚固。
  • 葅醢: 指卑微的酬劳或恩赐。

典故解析:

  • 汉家分土: 这指的是汉朝对功臣的封赏制度,表明国家对忠臣的重视。
  • 铁券丹书: 这是古代契约的象征,强调了对忠臣的信任与法律保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注重实务,作品多涉及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的时期,他深感历史对忠良之士的褒扬与现实的无情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读汉功臣表》是王安石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诗中的“汉家分土建忠良”开篇即点明了功臣的忠诚与贡献,展现了对汉代分封制度的敬仰。接着,“铁券丹书信哲长”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功臣的信任与重视,显示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道德的赞美。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本待山河如带砺”表达了王安石对国家的期望,希望如同磨刀石般坚韧不拔,但“何缘葅醢赐侯王”却引出了对现实的不满,表明他虽然有理想,却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与卑微的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甘,情感深邃而复杂。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汉家分土建忠良: 汉朝为了建立忠臣良将而分封土地。
    • 铁券丹书信哲长: 用铁券和丹书来证明忠诚和智慧的永恒。
    • 本待山河如带砺: 期望自己的国家如同磨刀石般坚固。
    • 何缘葅醢赐侯王: 为什么却要接受如此微薄的恩赐?
  2.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历史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冲突。
    • 比喻: “山河如带砺”用磨刀石比喻国家的坚韧。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理想的推崇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了王安石对国家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忠良: 象征对国家的贡献与忠诚。
  • 铁券丹书: 代表信任与法律的力量。
  • 山河: 代表国家的稳固与繁荣。
  • 葅醢: 反映现实的卑微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提到的“汉家分土”是指什么?

    • A. 汉朝的分封制度
    • B. 汉朝的经济政策
    • C. 汉朝的军事制度
    • D. 汉朝的文化政策
  2. “铁券丹书”象征着什么?

    • A. 忠诚与信任
    • B. 财富与荣华
    • C. 权力与地位
    • D. 学识与才华
  3. “山河如带砺”中的“带砺”指的是?

    • A. 交通便利
    • B. 国家坚韧不拔
    • C. 大山大河
    • D. 富饶的土地

答案: 1.A;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读汉功臣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安石更突出历史的回顾与个人理想的失落,而杜甫则偏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寿秋壑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诉衷情 赠魏老 诉衷情 其一 用刘随州句 诉衷情 九日 诉衷情·古今多少利名人 诉衷情 诉衷情·鄞江云气近蓬莱 诉衷情 夜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坚驱良 把饭叫饥 死皮赖脸 华不再扬 尽心竭诚 乙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蔑睨 嫩生 長字旁的字 蛊蚀 建之底的字 蝉衫麟带 潜感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