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朱少南别二首》

时间: 2025-05-02 14:22:49

诗句

外貌休寻饾座梨,应知石里蕴环奇。

从来善相书前史,为识英雄未遇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49

原文展示

赠朱少南别二首
作者:李吕(宋代)

外貌休寻饾座梨,应知石里蕴环奇。
从来善相书前史,为识英雄未遇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外表的美丽不必去追求,就应明白石头里面蕴藏着奇珍异宝。
从古至今,善于相面的人会看出前人的历史,只是为了识别那些未曾遇见的英雄。


注释

字词注释:

  • 饾座梨:一种梨,形状似饾(dāo),用于比喻外表的事物。
  • 环奇:意指奇特的事物,常用来形容美好或珍贵的东西。
  • 善相:善于相面,意指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或未来成就。
  • 书前史:指古代历史文献,了解过去的事情。

典故解析:

  • “英雄未遇时”可以理解为历史上许多杰出之人因时势所限,未能施展才华,反映了历史对人才的选择和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和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于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友人朱少南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许,寓意在表象之下,更应关注内在的品质和潜力。


诗歌鉴赏

李吕的这首《赠朱少南别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外表与内在的关系,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开篇以“外貌休寻饾座梨”引入,直指浮华表象的无用,接着以“应知石里蕴环奇”回应,形象地说明内在的价值。这种对比让人反思,在追求美丽和成功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诗中“从来善相书前史”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性的深刻观察,说明真正的识人之术不仅在于眼见,更在于对人心与历史的理解。最后一句“为识英雄未遇时”,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暗示每个人都有成就的潜力,只需在对的时机被识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寓意和哲理的运用,表现了深邃的思考,既有友谊的温情,也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思索,令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外貌休寻饾座梨:强调外表的追求是多么的无意义,使用“饾座梨”作为比喻,形象地指向表面的美丽。
  2. 应知石里蕴环奇:表明内在的价值与潜力更加重要,石头中隐藏的美丽值得被发现。
  3. 从来善相书前史:提到善于相面的人,借此引出对历史的关注,从而揭示人物内在的深度。
  4. 为识英雄未遇时:指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只是在合适的时机未被发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饾座梨”比喻外表的美丽。
  • 对比:通过外在与内在的对比,强调内在的重要性。
  • 象征:石头象征着潜在的价值,强调内涵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内在的价值和潜力,鼓励人们关注真正的英雄品质,而非浮华的外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外表的美丽与吸引力。
  • :象征内在的坚韧与潜力,暗示珍贵的品质需要被挖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吕的诗中提到的“饾座梨”象征什么?
    A. 外在的美丽
    B. 内在的品质
    C. 历史的沉重
    D. 友情的深厚

  2. 诗中提到“英雄未遇时”的意思是?
    A. 英雄总是被发现
    B.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C. 英雄只在历史上存在
    D. 英雄总是在外表上显现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探讨人生的价值与志向。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对内在与外在的哲思探讨。

诗词对比:
李吕的这首诗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内在的价值与历史的深度,但李吕更偏向于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而王勃则更注重个人的志向与历史的流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吕及其作品研究》

这些资料将为深入理解李吕及其诗作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分析视角。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四首 其四 贺新郎 丁酉初秋与青卿偕谒太白祠墓用两当轩和稚存词韵 贺新郎·心事知谁许 贺新郎·寿吴凌苍先生六卜 贺新郎 贺新郎 继薛信来言大水,至漂却砧刀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八 贺新郎 赠戴南枝处士用前韵 贺新郎 与虞乐行夜话,用稼轩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摇大摆 珠沉璧碎 酱齐 喜见乐闻 包含桁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切合时宜 金字旁的字 雅人清致 能言鸟 玄字旁的字 变动 蔑视 緑野堂 凵字底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