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14
金虎台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
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倚瑟红铅湿,分香翠黛嚬。
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金虎台的美丽景色。碧绿的草地与金色的虎连成一片,青苔覆盖着石麟。洁白的牙齿在芳香的尘埃中闪耀,纤细的腰肢如同春天的玉树一般。倚靠着瑟琴,红铅笔沾湿了,分香的气息让翠绿的黛眉微微皱起。谁说要去奉献给陵寝的哀思,相视之时不禁泪湿了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特别是在描绘美人、美景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温庭筠在此期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美好的追忆。
《金虎台》是一首典型的晚唐诗作,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对美的追求。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助金虎、石麟等象征物,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场景。开头两句以“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的画面引出,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后两句则转向描写美人,"皓齿芳尘起"与"纤腰玉树春"相呼应,刻画出女子的娇美与优雅。诗中通过“倚瑟红铅湿”的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最后一句“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优美,更在内容上深刻动人,体现了温庭筠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透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草连金虎”意指什么?
A. 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B. 形容威武的动物
C. 暗示人生的短暂
“倚瑟红铅湿”中的“瑟”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装饰品
C. 一种植物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的追求
B. 对逝者的怀念
C. 对自然的崇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温庭筠与李清照的作品均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但李清照更加直白地表达对爱情的思考,而温庭筠则通过象征和比喻展示了对美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