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51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大雁依次贴着寒冷的云飞翔,朝南飞去却依然怨恨归来的时间太迟。
谁能骑着瘦弱的马走过关山崎岖的道路,又到了西风吹拂鬓角的时节。
人影渺渺,思念依依,更没有那芳香的树木有鸟儿啼鸣。
只好把窗前的月光轻轻扫去,今天早晨的光照在这离别的时刻。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清代著名词人,官至内阁学士。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生活的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不安。词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雁贴寒云”描绘出北雁飞南的景象,生动地体现出秋天的肃杀和寒意,暗示着离别的季节。接着,诗人用“谁能瘦马关山道”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似乎在质问,谁能忍受这样的孤独与思念。中间的“人杳杳,思依依”更是道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环境的萧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情感愈发深厚。最后一句“持向今朝照别离”则是对离别的直接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凉,似乎在说再见时,月光也成了伤感的陪伴。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的层次分明,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到内心情感的流露,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深感共鸣。
“雁贴寒云”中的“雁”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怨归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人杳杳,思依依”意思是: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纳兰性德的词更加强调了大自然的冷漠与个人的孤独,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关注于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