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0:40
车尘扰扰送骊歌,廿载关山几度过。
易水风高霜气早,蓟门秋老雁声多。
尚书旧隐寻荒谷,司户遗坟感逝波。
却望长安频泣玉,不堪岁月已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旅程,回首往事,感慨颇深。车马的尘土飞扬,伴随着骊歌(古代送别歌曲)而去,二十年间穿越了多少山川。易水边的寒风凛冽,早已带来霜气,秋天的蓟门(古地名)传来越来越多的雁鸣。尚书(古代官名)早已隐退,诗人寻访荒野,司户(古代官名)留下的坟墓让人感受到逝去的岁月。回望长安,泪水频频涌出,岁月的流逝让人难以承受。
李予望,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感受与历史沧桑。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借景抒情。
《出南山口有感》创作于诗人经历颇丰之后,二十年的时间让他对世事有了深刻的体悟,诗中蕴含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正值清代,国家动乱,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
这首诗以车尘与骊歌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二十年如白驹过隙,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面对关山阻隔,感慨颇多。第二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易水的寒风和蓟门的雁声,传达出一种秋天的萧瑟与孤寂,仿佛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在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提到“尚书旧隐”和“司户遗坟”,这里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这种感伤通过“泣玉”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承受的无奈与悲痛。
整首诗情感深刻,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命运的思考。李予望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使得这首诗成为清代文学中的一部分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经历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流露出对故乡长安的深切怀念。
诗中提到的“骊歌”最能表达什么情感?
“廿载”在诗中指的是多少年?
诗人对长安的情感是: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