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肤功雅奏图 其二》

时间: 2025-08-02 14:02:37

诗句

笑倚戎车克壮猷,关前氛祲仗谁收。

忻看仁日回春日,再上刑州护锦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4:02:37

原文展示:

笑倚戎车克壮猷,关前氛祲仗谁收。忻看仁日回春日,再上刑州护锦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军车旁微笑着,展示出胜利的气度,想知道在关前的战争迷雾中,究竟是谁来收拾残局。诗人期待着仁德的阳光像春日一样温暖,再一次登上刑州,保卫锦州的安宁。

注释:

  • 戎车:指军车,古代战争中使用的车辆。
  • 壮猷:壮丽的气概或气势。
  • 氛祲:战争的气氛和祸乱的征兆。
  • 仁日:仁德之日,象征着和平与光明的到来。
  • 刑州锦州:地名,在诗中象征着需要保护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关前:指的是古代边关,常常是战争发生的地方,代表了国家的安全。
  • 春日:春天象征着希望和重生,与仁德相联系,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国栋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战争和边关风情。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外有敌,诗人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开头以“笑倚戎车”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乐观的士兵形象,他虽身处战场,却不失豪情。在“关前氛祲仗谁收”的疑问中,诗人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切关怀,似乎在问谁能承担起结束战争带来的责任。接下来的“忻看仁日回春日”,则转向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仁德的阳光带来重生和希望。最后一句“再上刑州护锦州”则是一种决心的表达,诗人愿意再次投身于保护家园的行动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笑倚戎车克壮猷”,描绘了士兵在胜利的氛围中,依然保持从容自信的态度。
    • 第二句“关前氛祲仗谁收”,发出对战争后果的质问,表现出对局势的忧虑。
    • 第三句“忻看仁日回春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仁德之光能够驱散黑暗。
    • 第四句“再上刑州护锦州”,表现了诗人愿意再次出征,保卫故乡的决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戎车”与“壮猷”,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手法,如“仁日”象征着和平与希望,富有深意。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家国的责任感,体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戎车:象征战争与斗争。
  • 氛祲:代表着战争带来的恐慌与动乱。
  • 仁日:象征着和平、仁爱与光明。
  • 刑州、锦州:象征着家国和需要保护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笑倚戎车”中的“戎车”指的是什么?

    • A. 农车
    • B. 战车
    • C. 轿车
    • D. 游船
  2. “关前氛祲仗谁收”中“谁收”是指什么?

    • A. 谁来打仗
    • B. 谁来结束战争的后果
    • C. 谁来收拾残局
    • D. 谁来组织防线
  3. 诗中“仁日”象征什么?

    • A. 病痛
    • B. 和平与希望
    • C. 战争的胜利
    • D. 亲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虑。
    • 《夜泊牛津》王安石:表现了对家国的思考与期待。
  • 诗词对比

    •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题肤功雅奏图 其二》中的战乱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均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元九书 赠内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魏王堤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寄严 秋江送客 隋堤柳 答元奉礼同宿见赠 忆梦得(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秦中吟十首 其五 不致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字旁的字 铨配 朝梁暮晋 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行同能偶 行不履危 包含党的词语有哪些 引赞 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流落不偶 浮文巧语 药剂拌种 乞墦 昏开头的成语 任怨任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