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40
午阴坐清足轩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
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
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
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
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
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
云卷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
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云彩在秋天的天空中飘过,像是打散的绵絮;秋风透过窗户,仿佛留下了剪刀的痕迹。身为客人,衣衫难以抵挡这秋候的寒意,离家在外,失去伴侣,只能徒然呼号。身体虚弱,病痛易侵,何况还要承受思虑的折磨。走来走去,神情恍惚,这样的蛰伏又有什么区别于悬在墙壁上的猱猴呢?草丛中的蝉鸣声愈发悲苦,唧唧唧唧的声音越来越高。栏杆边无意间寄托着我清静的心情,石阶上半掩埋着蓬蒿。无人打理的竹子长得荒芜,脆弱的竹竿上缠绕着虫叶。浓密的阴影无法容纳我的午梦,何以得到清风拂动我的衣襟呢?被摧残的时光已经久远,我心中渴望的扶植却毫无办法。钩帘下我痴坐,空中搔首,目光直视着秋云割裂后的新晴。云卷云舒,天空自有空旷,风起风止,窗户也随之关闭。未能细细吟诵清足的诗篇,邻园的老鹤传来孤独的啼鸣。
董嗣杲,字子京,号清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在当时受到较高的评价,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午阴坐清足轩》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清足轩,独自感受秋天的气氛,思绪纷飞,表达了对孤独和思虑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午后的沉思状态。开篇以“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引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瞬间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借助对身体和内心的描述,表现出对孤独和思虑的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蝉声和无人的荒凉场景,传达出一种无声的悲伤。
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莎底促织声更苦”,“无人洗竹起荒翳”,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特别是“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向往,然而却又无奈深陷于孤独之中。最后一句“邻园老鹤传孤唳”则更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在向自然倾诉着自己的苦闷。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互,传达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诗人在秋日的清足轩中,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却因内心的孤寂而感到无奈与悲伤,表现出对生命流逝与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云过秋天乱擘絮”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温暖
b) 秋天的云彩
c) 冬天的雪花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与快乐
b) 孤独与思虑
c) 愤怒与不满
“促织”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昆虫
c) 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