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46
严氏溪放歌行(溪在阆州东百馀里)
作者: 杜甫 〔唐代〕
天下甲马未尽销,
岂免沟壑常漂漂。
剑南岁月不可度,
边头公卿仍独骄。
费心姑息是一役,
肥肉大酒徒相要。
呜呼古人已粪土,
独觉志士甘渔樵。
况我飘转无定所,
终日戚戚忍羁旅。
秋宿霜溪素月高,
喜得与子长夜语。
东游西还力实倦,
从此将身更何许。
知子松根长茯苓,
迟暮有意来同煮。
全诗翻译:
天下的良马尚未完全消失,难道就能避免沟壑中常年漂浮的困扰?剑南的岁月无法丈量,边地的公卿们依旧显得骄傲。费尽心思的姑息只是一场战争,肥肉和美酒的追求者相互勾结。唉,古人早已化为尘土,唯我心中志士甘愿做渔樵。况且我漂泊无定,终日忧郁忍受这孤独的旅程。秋天的夜晚在霜溪中宿,素月高悬,喜得与你长夜交谈。东游西回的旅途实在疲倦,从此我该何去何从?知你松根下的茯苓,迟暮时分愿意与你一起煮茶。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洛阳人。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多描写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身处流亡生涯,常感到无助和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古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望,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严氏溪放歌行》是一首抒发杜甫内心忧虑与对友人感情的诗作。开篇以“天下甲马未尽销”引入,设定了一个动荡的背景,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境遇,展示了他对古人志士的怀念与对现实中贪欲者的厌恶。诗中运用“戚戚忍羁旅”表达了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且深刻。
随着诗意的发展,秋夜的霜溪与长夜的对话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诗人在此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借此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最后,提到“知子松根长茯苓”,将友谊与自然结合,既传达了对友人志同道合的期待,又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从忧虑到温暖,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感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同时也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下甲马未尽销”的意思是什么?
“费心姑息是一役”中“姑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