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7:30
居厚弟乞以碍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请族子有
回貤异渥未之闻,凛凛乾淳生气存。
频对青藜真济美,虽埋玉树尚追尊。
奉新鸾诰陈幽壤,距小麟台只近村。
太息琰玄皆耄矣,诔成姑以寝为园。
居厚弟请求以障碍法官的回授,公朝特别批准了族子的请求。
回赠的恩惠与富贵之事尚未传闻,然而,正直清白的气节依然存在。
时常面对青藜,确实美好,尽管埋藏在玉树之下,仍旧追求尊荣。
奉上新的鸾诰,陈列在幽静的土地,距离小麟台不过是近邻。
不禁叹息,琰和玄都已年迈,惟愿为姑姑建立一个安静的园地。
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075年,卒于1134年。刘克庄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家族、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法官”的回赠,以及对亲友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和深刻的思考。开篇以“回貤异渥未之闻”引入,显示出诗人对社会上恩惠与权力的看法,尽管这些恩惠未被世人所知,但诗人依然强调内心的清白与正直。
接下来的“频对青藜真济美”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品德的向往,青藜的存在象征着高洁的品德,而“虽埋玉树尚追尊”则暗示着即便身处低谷,诗人依旧不忘追求尊严与荣誉,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奉新鸾诰”一节则突显了诗人对官方文书的尊重与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尽管距离小麟台只有近邻,诗人却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与伦理的坚守。而最后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琰与玄皆为美玉,而今已老,诗人情感中夹杂着对生命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恩惠、清白、高洁品德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人情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青藜”象征什么?
A. 贫贱
B. 高洁
C. 权力
“奉新鸾诰”中“鸾诰”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文书
C. 法规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
B. 叹息
C.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