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郑司农》

时间: 2025-04-30 13:38:19

诗句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

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8:19

原文展示: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在说:新的纸张传给后辈学习,古老的教诲则是从先贤那里流传而来。我并不想像那些年轻人一样狂妄自大,在灯下对年老的奴仆发怒谩骂。

注释:

  • 新笺:指新的纸张,象征新的学习材料。
  • 后学:后来的学者或学生。
  • 古训:古代的教诲或训诂。
  • 先儒:先代的儒家学者。
  • 不拟:不打算。
  • 狂年少:年少轻狂,形容年轻人无所顾忌的态度。
  • 灯前:在灯光下,象征夜晚读书或思考的情景。
  • 骂老奴:指对年长者或下属的无礼和谩骂。

典故解析:

“古训发先儒”提到的“先儒”,是指孔子及其弟子等早期的儒家学者,他们的教诲影响深远。“灯前骂老奴”反映了一种对于年轻人不尊重长辈的批判,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友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严谨,常以抒怀、咏物见长,强调道德修养和学术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重视儒学经典,强调道德教化的时代。通过这首诗,刘克庄希望提醒年轻人要尊重传统,珍惜古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长辈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人轻狂态度的不满。诗的开头“新笺传后学”,展示了对教育和传承的重视,强调了知识的延续。而“古训发先儒”则突出了古代儒者的教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形成一种时空的对话。

接下来的“我并不想像那些年轻人一样狂妄自大”,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轻视长辈的批评,反映出一种深厚的儒家思想。最后一句“灯前骂老奴”形象地揭示了这种态度的极端表现,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传统的敬仰与对年轻人缺乏敬意的担忧,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古训的珍视,也能体会到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与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笺传后学:通过新的纸张来传递给后辈,暗指教育和文化的传承。
  2. 古训发先儒:古老的教诲来自先贤,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 不拟狂年少:表明诗人不愿意像年轻人那样狂妄。
  4. 灯前骂老奴:批评年轻人对年长者的不尊重,表现出一种不理智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新与古、年轻与年长的对比,强化诗中主题。
  • 比喻:将“新笺”与“古训”作为文化传承的象征。
  • 设问:通过直接表达诗人的态度,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重视,同时批评年轻人的轻率行为,呼吁社会对道德和礼仪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笺:象征新的知识和学习的机会。
  • 古训:代表传统智慧和道德规范。
  • :象征知识的光明与启迪。
  • 老奴:象征年长者,体现对长辈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笺”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新的学习材料
    • B. 旧的书籍
    • C. 诗人的创作
    • D. 年轻人的态度
  2. 作者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 A. 支持
    • B. 批评
    • C. 无所谓
    • D. 崇拜
  3. “古训发先儒”中的“先儒”指的是:

    • A. 青年学者
    • B. 现代教育家
    • C. 古代儒家学者
    • D. 外国哲学家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郑司农》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而李白则强调个体的豪情与自由。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评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建阳道中早发 瑞兴寺 寄方俊甫 和黄瑞玉山庵 和胡教授山庵见访归韵 海云阁 方海丰诗境楼分赋得春风 大帽山 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负众望 穴宝盖的字 诸如此类 执粗井灶 慈息 三框儿的字 抗联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釒字旁的字 嚾流 批罴 欢苗爱叶 倾开头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包含偿的词语有哪些 东门眼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