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33:16
谁识澄渊万古清,
潢污扰扰谩纵横。
出从山底应无极,
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
尘沙虽混更分明。
从来旱岁为膏泽,
安用茶经浪得名。
谁能识得那清澈的深渊,万古以来依然如故?
污浊的水流纵横交错,然而只是在胡乱喧嚷。
泉水从山底流出,似乎没有尽头,
落到人间,自然会发出声音。
想想江汉的浩渺,
尽管尘沙混杂,却更显得清晰。
自古以来旱灾的年份反而会成为滋润的源泉,
何必借着茶经的名声来浪得虚名?
丁宝臣,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及人文思想。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以清泉为引子,反映出对自然和人间事物的深刻思考,借自然之景抒发对社会的感悟。
《和慧山泉》通过描绘清泉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澈之美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思考。诗中“谁识澄渊万古清”开篇便以疑问引入,表现出诗人对清泉的敬仰与对世俗的反思;“潢污扰扰谩纵横”则描绘了人世间的混乱与污浊,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出从山底应无极”进一步强调泉水的源远流长,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纯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江汉想能同浩渺”将清泉与大江相联系,表明即使在尘沙与混沌之中,依然能够分辨出清晰的道理。最后一句“安用茶经浪得名”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冷眼旁观,强调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声,而在于自然的真实与内涵。
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也展示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纷扰的思考,表达人在纷扰世界中应回归自然的哲理,强调真实与内心的宁静。
诗中“谁识澄渊万古清”的意思是?
A. 没有人知道澄澈的深潭
B. 只有少数人理解深潭的清澈
C. 大家都知道深潭的清澈
D. 深潭的清澈无人能知
“潢污扰扰谩纵横”中“潢污”指的是?
A. 清澈的水
B. 污浊的水
C. 淡淡的水
D. 汹涌的水
诗中提到的“安用茶经浪得名”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赞美茶的价值
B. 对名声的追求
C. 对名利的冷漠
D. 对茶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