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43:23
张叔挽诗二首
作者:李俦 〔宋代〕
声名凛凛动寰区,忠义存心老不渝。
奋不顾生惟尽节,虞无遗策悉嘉谟。
独提南服三千旅,首冒重围万死涂。
时事已更身已逝,惟将阴德付鵷雏。
全诗翻译:
声名赫赫,震动四方,忠义之心始终不变。
不顾生死,尽心竭力,策谋均为美好。
独自带领南方的三千军队,勇敢地冲入重重包围,宁死不屈。
虽然时局已变,身影已逝,唯愿将自己的阴德留给后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俦,宋代人,生平不详,以诗才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表现忠义精神,且风格豪放,常常以历史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忠臣或英雄,表现出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忠义精神的歌颂。开篇即以“声名凛凛”引入,表现出主人公在世人的心目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诗中反复强调忠义的主题,体现出一种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奋不顾生惟尽节”的句子,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牺牲与奉献的崇高敬意。
“独提南服三千旅”一句,展示了主人公的勇气和领导才能,面对重重包围,毫不退缩,体现出一种英雄气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时局变化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但仍愿将自己的德行传承下去,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沉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忠义和勇气的强调,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忠义为主题,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强调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后代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忠义
c) 自然
答案:b
“奋不顾生惟尽节”中的“尽节”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尽忠尽义
c) 追求快乐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南服”指的是什么?
a) 北方军队
b) 南方军队
c) 外国军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均为对李俦《张叔挽诗二首》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