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1:18
原文展示:
隐几跏趺坐夜深,月华门外转花阴。
三千毫末劳双眼,万里风光豁素襟。
匣剑未须惊照耀,酒杯何必问登临。
高邻赖有贤参在,怀我新诗是好音。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我坐在书桌前,双腿盘坐。月光洒在门外,影子投射在花丛中。
为了那三千字的书稿,我的双眼疲惫不堪;而窗外的万里风光却令人心旷神怡。
匣子里的剑不必因为光明而惊动,酒杯也不必问我何时登高望远。
幸好旁边的邻居有贤能的朋友在,能欣赏我最新的诗作,真是一种美好的音韵。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匣剑”可引申至古代文人隐匿才华,等待时机施展。月光、酒杯、诗歌常见于古代文人雅集,表现了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宗尧,明代诗人,作品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之夜,作者在夜深时分静坐,思考人生和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友人及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的静谧场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独自坐在书桌前,思考着诗歌与生活的哲理。开篇“隐几跏趺坐夜深”,展现了诗人安静而沉思的状态,暗示着他对内心世界的探寻。接下来,月光映照在窗外,花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意境,仿佛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三千毫末劳双眼,万里风光豁素襟”,诗人用“毫末”与“风光”的对比,表现了他在创作与欣赏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和谐。随后,“匣剑未须惊照耀,酒杯何必问登临”,则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从容,表明他并不因外界的光环而自我感动。
最后两句“高邻赖有贤参在,怀我新诗是好音”,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期待,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友谊、诗歌及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创作的执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文人雅士内心的深邃与安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隐几”是什么意思?
A. 书桌
B. 夜深
C. 坐着
“三千毫末”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诗句
B. 书稿
C. 友谊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什么?
A. 疏远
B. 尊重
C. 忽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