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1:22
夜阑天水共澄清,月落参横正五更。
愁到枕边眠未得,晓鸡声里听潮生。
夜深了,天空和水面都显得格外清澈,月亮正好在五更时分落下,星星横亘在空中。心中的愁苦让人无法入睡,清晨的鸡鸣声中听到潮水的声音。
该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月落”、“潮生”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共鸣。
复显,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情况不详,以擅长五言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慨。
《夜宿朴树湾》创作于复显旅途中,可能是他在某个夜晚寄宿在朴树湾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在夜晚的朴树湾中,感受着周围自然的清澈与宁静,然而内心的愁苦却使他难以入眠。诗的开头“夜阑天水共澄清”,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水天一色,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接着“月落参横正五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月亮落下,星星依然横亘在空中,似乎在无声地陪伴着诗人。这里的意象不仅增强了夜的静谧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愁到枕边眠未得”,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烦恼与失眠,愁苦如影随形,难以摆脱。最后一句“晓鸡声里听潮生”,清晨的鸡鸣声传来,诗人似乎在这一刻感受到潮水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展现了人与自然间的深刻联系,反映出一种哲思与感伤。
诗中“夜阑”指的是什么时候?
“愁到枕边眠未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潮生”,这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