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6:59
山近寒偏早,愁多梦不浓。
雅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山近了,天寒的季节来得偏早,心中的愁绪使得梦境变得不那么浓烈。雅致的鸟鸣在半夜的月光下响起,孤鹤的哀鸣在五更的寒风中传来。清晨时分,依然在残灯下吟诗,诗句仿佛随着落叶飘荡。如今我已经厌倦了尘世的烦扰,懒得再去听那高处的钟声。
诗中提到的“雅啼”和“鹤唳”都可以引申为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宁静与孤独的向往。古代诗人常以鸟鸣、风声等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怀。
吴潜,字仲明,号子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山楼枕上》创作于一个清寒的早晨,诗人或是在山中小楼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山楼枕上》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山近寒偏早”,通过描述寒冷的早晨,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的“愁多梦不浓”则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愁苦使得梦境变得淡薄,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雅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两句,诗人通过鸟鸣与鹤叫,传递出一种幽静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清晨的“晓接残灯里”则表现出诗人对夜晚的留恋,残灯下的吟诵,仿佛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而“吟成落叶中”则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意象丰富。
最后两句“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更是表露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上方钟”象征着世俗的繁杂与喧嚣,诗人选择放弃去听,反而更显得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有机结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深沉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体验。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求与对世俗烦扰的厌倦,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寒偏早”是指什么?
A. 秋天来得早
B. 冬天来得早
C. 春天来得早
D. 夏天来得早
“晓接残灯里”中的“残灯”指的是什么?
A. 已经熄灭的灯
B. 仍在发光的灯
C. 新点燃的灯
D. 破旧的灯
诗人“懒听上方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钟声的依恋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时间的珍惜
D. 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