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42
得延庚侍御书期余入都作诗谢之 其二
作者:郭麟 〔清代〕
山公启事岂其时,作答休嫌叔夜迟。
尚有功名身后事,不争好恶世间儿。
作歌漫拟丁都护,属和应无高渐离。
河复诗成兵马洗,采风或用击辕词。
山公(指王公大臣)在此时发出的启示,作答时请不要嫌弃我的回答来得迟。
我还有功名和身后事要考虑,不会去争取世俗的好恶。
作歌随意模仿丁都护(丁令威),和这首诗的和作不必拘泥于高渐离的风格。
河边再作诗成了兵马洗,这首诗或许能用作采风时的歌唱。
郭麟,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诗风受到当时社会变革的影响,注重诗的表达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此诗写作于郭麟赴都城时,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功名和名利的看淡,强调内心的追求与自我价值。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思考与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开篇提到山公的启示,表明了对时局的敏感,而后又以“休嫌叔夜迟”表达了对于自身慢半拍的自谦与自我调侃。诗人并不在乎世俗的评价,反而更关注身后事的安排,这种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展现了深厚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作歌漫拟丁都护”,则是借用历史人物的风采来渲染自己的情感世界,而“高渐离”的提及则是一种自我调侃,表明了诗人对自身风格的自信与放松。最后一句“河复诗成兵马洗”,则将军队与诗作相结合,暗示着诗歌的力量与现实的交融,体现出一种豪情与壮志。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功名和世俗的淡薄态度,诗人追求内心的丰富与自由,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学习。
诗中提到的“山公”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王公大臣
C. 历史人物
“不争好恶世间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世俗评价的漠然
C. 对历史的怀念
诗中提及的“丁都护”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军事将领
C. 一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