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舞》

时间: 2025-07-26 12:15:22

诗句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

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15:22

原文展示: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
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舞蹈之美。荆台上轻盈的舞姿如云雨般轻盈,舞者的衣裳一半被云雾遮掩。舞者的纤腰在轻盈的舞动中似乎快要折断,衣袖轻飘欲飞,宛如在空中翩翩起舞。雾气中,红色的踯躅花轻轻摇曳,微风中,紫色的蔷薇花显得格外娇艳。这样的舞姿和美态,难以在俗世中找到同样的弟子。

注释:

  • 荆台:指的是古代的舞台或表演场所,荆指荆条,台指高台,寓意轻盈的舞姿。
  • 妙舞:形容舞姿优美。
  • 罗衣:轻薄的衣服,多用于形容舞者的服装。
  • 袅袅:轻柔而缠绵的样子。
  • 褰褰:形容衣袖轻盈飘扬的样子。
  • 踯躅:一种红色的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蔷薇:紫色的花,通常象征美丽和爱情。
  • 传新态:传递新的风姿和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子真,号怀古,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多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祜游历江南或参加某种文艺活动时,受到了舞蹈表演的启发。唐代是文艺繁荣的时代,舞蹈艺术尤其受到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舞姿为主题,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开头的“荆台呈妙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舞蹈场景,舞者如同云雨般轻盈,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接下来的“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则进一步强调了舞者的灵动,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美。诗中运用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红色的踯躅与紫色的蔷薇相映成趣,又有细腻的风与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氛围。

末尾一句“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则引人深思,表达了对舞者独特风姿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间少有同类的惋惜之情。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稀有才华的渴望,使整首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美丽上,更升华为一种对艺术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荆台呈妙舞”:荆台上展现出优美的舞姿。
    • “云雨半罗衣”:舞者的衣服如同云雨般轻柔,似乎被半遮挡。
    • “袅袅腰疑折”:舞者的腰肢轻盈,似乎在舞动中快要折断。
    • “褰褰袖欲飞”:衣袖轻盈飘扬,宛如在空中飞舞。
    • “雾轻红踯躅”:轻雾中,红色踯躅花轻轻摇曳。
    • “风艳紫蔷薇”:微风中,紫色蔷薇花显得格外鲜艳。
    • “强许传新态”:这种舞姿和美态,难以在俗世中找到同样的弟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的姿态比作云雨,增强了舞蹈的轻盈感。
    • 拟人:将花朵赋予生命,形容其摇曳生姿。
    • 对仗:如“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稀有与珍贵。

意象分析:

  • 荆台:象征着舞蹈的空间,舞动的场景。
  • 云雨:象征轻盈、柔和的舞姿。
  • 衣袖:代表舞者的装束,显示出舞蹈的动感。
  • 踯躅与蔷薇:花卉意象象征美丽和生命的绚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台”指的是: A. 一种花
    B. 舞台
    C. 一种乐器

  2. “褰褰袖欲飞”中“褰褰”形容的是: A. 舞者的舞姿
    B. 衣袖的状态
    C. 风的力度

  3. 本诗主要描绘的主题是: A. 战争
    B. 舞蹈之美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张祜的《舞》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涉及舞蹈和自然的意象,但张祜侧重于舞蹈的轻盈与美感,而李白则更聚焦于山水的雄伟与壮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首尾吟 其九十五 自谢用此药直从天外来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风霜吟 穷达吟 首尾吟 其一三○ 首尾吟 其十八 诗书吟 言默吟 天宫小阁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讥 分甘同苦 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并行不悖 交便 血盆经 度量宏大 血字旁的字 葛屦履霜 尸字头的字 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骈肩迭迹 舂塘 属付 浪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