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08
传言玉女
重阳后二日,雨中舟泊嘉禾
作者: 张振 〔清代〕
越水吴山,恍是梦中归路。
萍踪无定,不管黄花吐。
重阳过也,犹作满城风雨。
水天云淡,画船曾驻。
烟雨楼台,醉月吟风何处。
此时堪叹,但有愁无数。
停杯试问,空目断西陵渡。
几声征雁,横空飞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乘舟游历在江水与吴山之间,仿佛回到了梦中归来的路途。漂泊不定的行踪,不在乎黄花的开吐。重阳节已过,依然感受到满城的风雨。水天一色,云淡风轻,画船曾经停泊在此。烟雨中的楼台,醉月吟风的场所又在何处呢?此时只感叹,愁绪无数。停杯问道,目光徒然空对西陵渡口。几声征雁,划破长空飞去。
张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出生于江苏,性格豪放,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思的作品。其诗风多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之后,表现了诗人在舟中游历时的感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而诗中却透出一丝惆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传言玉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越水吴山,恍是梦中归路”,将读者带入梦幻般的境界,仿佛在水与山之间游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念。然而,诗中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漂泊感,“萍踪无定”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不确定和无常。
重阳节是传统节日,诗人以此为背景,感叹“满城风雨”,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况的隐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对“烟雨楼台”的追忆和对“醉月吟风”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停杯试问,空目断西陵渡”,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的心灵归宿何处,几声征雁的飞去更是加深了孤独与离别的情绪。
整首诗在意境上实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清代诗词中独具特色。
越水吴山,恍是梦中归路。
描述在水乡之间,似乎如梦般回到故土。
萍踪无定,不管黄花吐。
形容漂泊的生活不受控制,黄花的开放也不再引起关注。
重阳过也,犹作满城风雨。
重阳节已过,依然感受到阴雨绵绵的愁绪。
水天云淡,画船曾驻。
描绘宁静的水天一色,曾经停泊的画船暗示着往日的美好。
烟雨楼台,醉月吟风何处。
烟雨中的楼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
此时堪叹,但有愁无数。
此刻只能感叹,心中愁绪万千。
停杯试问,空目断西陵渡。
停下酒杯问自己,目光空对西陵渡口,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几声征雁,横空飞去。
几声孤雁飞过,象征离别与孤独。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将内心的愁绪与对故土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d) 对节日的庆祝
“越水吴山”中“水”主要象征什么?
a) 稳定的生活
b) 变化与流动
c) 家乡的记忆
d) 美好的时光
诗人对“黄花”的态度是?
a) 喜爱
b) 不在乎
c) 怀念
d) 悲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