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6:18
宿干越亭
施肩吾
琵琶洲上人行绝,
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满秋江山冷落,
不知谁问夜如何。
在琵琶洲上人迹罕至,
在干越亭中,游子思绪万千。
满月映照着冷清的秋江山,
不知今夜又有谁在问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写的秋江、月景以及孤独的情感,可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月”与“秋”意象相联系,反映出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风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情感,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干越亭,四周环境宁静,借助月光的映衬,表达了自己在这一时刻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宿干越亭》是一首充满孤寂与思索的诗。诗人施肩吾在琵琶洲上游览,感受到人迹罕至的冷清,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在干越亭中,月光洒在秋江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冷清的氛围。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人事的思考。诗中的“月满秋江山冷落”是全诗的情感核心,月亮的圆满与秋天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单与思念。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最后一句“不知谁问夜如何”,则是在孤独的环境中,诗人对夜晚的无奈询问,表现出一种对交流与陪伴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施肩吾对生命、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冷清环境时的思考与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孤独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宿干越亭》的作者是谁?
“月满秋江山冷落”中的“冷落”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琵琶洲”最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样的结构提供了全面的理解与学习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分析《宿干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