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3:39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我回忆起当年西施还没有被人们追求时,曾在这条溪边浣纱。一旦她得以侍奉君王身旁,却再也看不见她那美丽的脸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流而去。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其美丽而被用作美的象征,历史上她因爱国而投身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在诗中提到的“浣纱”情景,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时光,而她侍奉君王后却消失不见的遗憾,则反映了美丽与权力之间的矛盾。
施肩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字句优美。
这首诗创作于对历史美人西施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美与权力关系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以“忆昔西施人未求”引入,展现了西施在被追求前的宁静生活,营造了一种朴素而又清新的意境。接着通过“浣纱曾向此溪头”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画面,仿佛看到了西施在水边的悠然自得,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然而,随着“侍君王侧”的转折,诗歌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西施的命运随着权力的变迁而改变,失去了自由和属于她的美好。结尾的“不见玉颜空水流”更是将诗人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心中生悲,感叹美丽的短暂与不可捉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施肩吾对古代美人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怀念,揭示了美丽与权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感叹,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施”是哪个时期的美女?
A. 汉代
B. 唐代
C. 春秋时期
D. 宋代
填空题:诗中“浣纱曾向此__”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
判断题:诗人对西施的命运持悲观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