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7 08:27:08

诗句

五载辞家未卜归,归来如客鬓成丝。

亲知过眼还成梦,事势伤心不可思。

且喜松楸仍旧日,莫嗟闾井异前时。

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08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七

原文展示:

五载辞家未卜归,
归来如客鬓成丝。
亲知过眼还成梦,
事势伤心不可思。
且喜松楸仍旧日,
莫嗟闾井异前时。
修文偃武君王意,
铸甲销戈会有期。

白话文翻译:

五年离家,未能预知何时归来,
归来时如同客人,鬓发已如丝白。
亲友的相知仿佛在眼前,却已化作梦境,
世事变化令人伤心,无法思量。
庆幸的是松树和楸树仍如往日,
不要怨恨乡里的井水与从前不同。
修文偃武是君王的意图,
铸造铠甲、销毁兵戈的日子终将到来。

注释:

  • 辞家:离开家乡。
  • 未卜归:尚未能预知何时能回家。
  • 如客:形容归来时的陌生感,像是一个客人。
  • 鬓成丝:形容头发因年岁增长而变白。
  • 亲知:亲友的相识。
  • 过眼还成梦:形容往昔的记忆如梦般虚幻。
  • 事势:指世事变化。
  • 松楸:松树和楸树,代表乡土情怀。
  • 闾井:指乡中的井,象征家乡的生活。
  • 修文偃武:修文治国、废除武力的政策。
  • 君王意:指统治者的意图或计划。
  • 铸甲销戈:铸造铠甲、销毁武器,象征和平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文学才华横溢,尤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申年(即公元1576年)十月,刘基在经历了五年的离乡生活后回归故土,感慨万千。此时正值元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故乡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诗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刘基的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五载辞家未卜归”便道出了他对离家时的不安与迷惘,五年的漂泊生活让他对归乡充满了期待和忧虑。回到故乡的他,发现自己已如同外人,鬓发斑白,感受到时间的残酷。

“亲知过眼还成梦”一句,表现了他对亲友关系的无奈,曾经的情谊在时间的洗礼下显得苍白无力,仿佛一场梦境。他对世事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诗中所提到的“事势伤心不可思”更是让人感受到他对未来的迷茫。

然而,在忧伤的情感中,诗人又表现出一丝欣慰:“且喜松楸仍旧日”,松树和楸树的存在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时间的恒久与乡土的温暖。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尽管环境在变化,但内心对故乡的热爱是永恒的。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修文偃武的理念预示着一个和平的时代即将来临,尽管当前的局势不尽如人意,但他相信未来总会有改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载辞家未卜归:五年时间离开故乡,未能确定何时能回归。
  2. 归来如客鬓成丝:归来时感觉像个外人,头发已变得苍白。
  3. 亲知过眼还成梦:对亲友的记忆仿佛在眼前,却已如梦幻。
  4. 事势伤心不可思:社会的变迁让人感到悲伤,无法思考。
  5. 且喜松楸仍旧日:庆幸的是,松树和楸树依然如故。
  6. 莫嗟闾井异前时:不要对乡里的井水变化感到惋惜。
  7. 修文偃武君王意:君王的意图是修文治国,废除武力。
  8. 铸甲销戈会有期:铸造铠甲、销毁武器的和平日子终将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修文偃武”与“铸甲销戈”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期望与现实矛盾。
  • 比喻:如“亲知过眼还成梦”,将亲友的情感比作梦境,增强了情感的虚幻感。
  • 排比:使用了一系列描述时间与变化的句子,提升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己归乡后的感受,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对未来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楸:象征着故乡的恒久与不变,代表着根植于土地的情感。
  • 鬓丝: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的老去与感伤。
  • 闾井:代表乡土生活的变化,表现出归属感的流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离家多长时间?

    • A. 三年
    • B. 四年
    • C. 五年
    • D. 六年
  2. 诗中“归来如客”是什么意思?

    • A. 回家时很开心
    • B. 感觉像外人
    • C. 亲友热情欢迎
    • D. 归来时很疲惫
  3. “修文偃武”体现了什么理念?

    • A. 战争
    • B. 和平
    • C. 财富
    • D. 文化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刘基则结合了社会变迁与个人遭遇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对古诗词的整体了解。
  • 刘基相关的传记与研究,提供对作者生平与作品的深入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为老人寿) 又敬和还家 又和 丁谓 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 用虞提刑 夜读夷坚放卷偶成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公子游腊 次及甫入峡杂咏 其一 三游洞 开济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丽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看不上眼 弱不禁风 同字框的字 贼开头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包含泱的词语有哪些 太阳年 浮光略影 豆字旁的字 螫搏 微言精义 门字框的字 本立 北辰星拱 愁云惨淡 好嬉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