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三十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11:45

诗句

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

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

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

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

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1:45

原文展示:

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
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
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
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
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白话文翻译:

黄鹰捕食小鸟,山鸡吃虫子和草虫。
蜜蜂在花上吸取花蜜,虾在苔藓间寻找残渣。
兔子以茅草的根为食,凤凰则啄食梧桐的种子。
它们的嗜好是天性使然,若是改变了它们的食性,必定会死亡。
我在冥想中对此一笑置之,谁又能穷尽这种道理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鹰:一种猛禽,捕食小鸟。
  • 山鸡:指一种野鸡,吃草虫等小昆虫。
  • 虫豸:虫类和小动物的统称。
  •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 :残留物、杂质。
  • :指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梧桐子:梧桐树的种子,是凤凰的食物。
  • 所嗜由性成:所喜爱的食物是由生物的天性决定的。
  • 冥观:深思熟虑的观察。
  • 穷兹理:穷尽这其中的道理。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凤食梧桐子”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关,凤凰与梧桐树相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和谐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刘伯温),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基的隐居生涯,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物习性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本质和生存法则的理解。诗中通过对动物饮食习性的描写,探讨了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生存哲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存状态,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中列举了多种动物的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每一种动物的食物选择都与其天性密切相关,表达了“所嗜由性成”的思想,强调了生物的自然属性和生存法则。

在形式上,诗的结构对称,句式整齐,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通过具体的动物和食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深思。最后两句“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则是对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奥秘的敬畏与思索。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反思,显示了刘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鹰食鸟雀:黄鹰以小鸟为食,揭示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2. 山鸡食虫豸:山鸡以虫类为食,反映了生态链的基本组成。
  3. 蜂食花上蜜:蜜蜂为获取蜜而在花间活动,展示了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4. 虾食苔间滓:虾在苔藓中觅食,展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5. 兔食茅草根:兔子以茅草的根为食,表现了其生存的简单与直接。
  6. 凤食梧桐子:凤凰以梧桐果实为食,隐喻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7. 所嗜由性成:强调生物的食性是由其天性决定的。
  8. 易之则皆死:若改变其食性,必将导致死亡,提示了生存法则的严酷。
  9. 冥观付一笑:深思熟虑后轻轻一笑,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淡然。
  10. 谁与穷兹理:对生命本质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提出了哲学性的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动物的食性比喻生命的本质。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在描述动物时,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界为背景,探讨了生物的本性与生存的法则,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鹰:象征着力量和捕食者的天性。
  • 山鸡:代表自然界中普通而平凡的生命。
  • 蜜蜂:象征勤劳和合作。
  • 凤凰:象征着美好、吉祥和生命的再生。
  • 茅草:代表自然中的生存智慧。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鹰”主要捕食什么?

    • A. 虫豸
    • B. 小鸟
    • C. 花蜜
    • D. 梧桐子
  2. 诗中提到“凤食梧桐子”象征着什么?

    • A. 努力
    • B. 美好与和谐
    • C. 生存压力
    • D. 繁荣昌盛
  3.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担忧
    • B. 轻松
    • C. 愤怒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的此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但刘基更侧重于生物的生存法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可供参考的诗歌集,包含刘基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对于古代诗歌风格和主题的深入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送杨长史赴果州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辋川闲居 送杨少府贬郴州 冬夜书怀 杂曲歌辞。苦热行 蓝田山石门精舍 题友人云母障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知足常乐 車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魂丧神夺 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哑巴 母字旁的字 散发披襟 限隔 博采众长 拍肩 案奏 磨磨蹭蹭 老天隔不了一层纸 丨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