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57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奈何。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这段时间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奈,究竟该如何应对呢?房屋的结构虽重,支柱又小,真是无能为力。此时正值风雨交加,行人艰难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而居住在此的人却可以坐着欢笑唱歌。谁又知道这压迫感是如何突然降临的呢?这样的安稳究竟算什么呢?
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常寄托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反思人们在困境中的态度与选择,表现出对安逸生活的质疑。
《于忽操 其二》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行者与居者的态度,突出了生活中不同角色所承受的压力与选择。行者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前行,而居者却在安逸中自得其乐,这种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活状态的深思。诗人似乎在质问,面对生活的压力与不易,安稳的生活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在现实的重压下,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人们在生活中对存在和意义的探寻。
整首诗探讨了生活中的压力与安逸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行者与居者的描写,反思了安稳生活的真正意义,引发对存在的哲学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反映,反映出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心态与思考。
《于忽操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令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居者的态度是什么?
A. 苦闷
B. 安逸
C. 忧愁
D. 恐惧
诗中提到的环境主要是指什么?
A. 阳光明媚
B. 风雨交加
C. 和风细雨
D. 雪花飞舞
王令的《于忽操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但王令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疑问,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国家与社会的动荡。两者均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反映了时代背景下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