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31
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
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
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
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
夜长人懒早睡,心中思念客愁又新。
灯光照亮高高的房屋,蟋蟀的声音传遍四邻。
满怀往日的事情,双鬓已显疲惫的游子身。
为了避难而漂泊,西风频送来急报。
“西风羽檄频”中的“羽檄”指的是羽毛传信的书信,古代常用作急信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急切消息的感受。这一意象常见于古代文学中,表现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与惶恐,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而受到后人喜爱。他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宵长》创作于诗人漂泊他乡之际,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境遇多舛,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感。
《宵长》通过夜晚的漫长与个人的孤独,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乡情绪。首句“宵长慵早寐”便引入了诗人因夜长而不得安眠的状态,接着“念念客愁新”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异乡的孤独,情感深厚而真挚。
而“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则通过灯光与蟋蟀声的意象,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深化,传达出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喧嚣。诗人虽身处高屋之上,外界的声音却更显得孤独与无助。
“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中,诗人不仅回忆往日,更感到身心俱疲,显示出游子的劳累与忧愁。最后两句“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则将个人的漂泊与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变故的无奈与无助。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心境,既有对往日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命运与情感的无奈,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宵长慵早寐”中的“慵”是什么意思?
在诗中,灯影和蛩声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避地从漂转”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