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北归漫兴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30:28

诗句

知命无为更讳穷,顺时那得复求通。

病余骏骨诚难市,老去蛾眉不易工。

牺象已看殊断木,琴材何事待焦桐。

此身并付荣枯外,抛掷枭卢一笑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28

原文展示:

知命无为更讳穷,
顺时那得复求通。
病余骏骨诚难市,
老去蛾眉不易工。
牺象已看殊断木,
琴材何事待焦桐。
此身并付荣枯外,
抛掷枭卢一笑空。

白话文翻译:

知道自己命运的人无为而治,更不应该惧怕贫穷;顺应时势又怎么能再去追求通达?病中的骏马骨头确实难以出售,年老的美人儿也不容易再工艺。祭祀的象已经看出那奇特的断木,琴材又何必等到焦桐?这身躯都交给荣华与枯萎,抛弃枭卢也只是空笑一声。

注释:

  • 知命:指了解自己的命运。
  • 无为:道家思想中强调的自然无为,不去强求。
  • 骏骨:优秀的马的骨骼,这里比喻年轻时的健康和活力。
  • 蛾眉:形容美丽的女子。
  • 牺象:古代祭祀用的象。
  • 焦桐:指优质的琴材,焦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桐木,适合制作乐器。
  • 枭卢:指一种古代的乐器,象征奢华与浮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予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作品常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更迭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北归漫兴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揭示了顺应自然与社会的智慧。诗的开头提到“知命无为”,强调了对命运的认知与接受,反映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老去与生病所带来的无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渐行渐远的感慨。

在诗中,骏马和蛾眉象征着青春与美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都在慢慢消逝。诗人以“牺象已看殊断木”来表达对事物价值的重新审视,琴材的等待则暗示着对未来可能的期许与不安。最后,诗人用“此身并付荣枯外,抛掷枭卢一笑空”来总结,显示出一种对名利的超然与放弃,展现了清代士人的豁达与淡泊。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知命无为更讳穷:明白命运,便不再惧怕贫穷。
    • 顺时那得复求通:顺应时势,如何能再去追求通达?
    • 病余骏骨诚难市:生病的骏马骨头确实难以出售。
    • 老去蛾眉不易工:年老的美人儿难以再精工细作。
    • 牺象已看殊断木:祭祀的象已经看出那奇特的断木。
    • 琴材何事待焦桐:琴材又何必等到焦桐?
    • 此身并付荣枯外:这身躯都交给荣华与枯萎。
    • 抛掷枭卢一笑空:抛弃奢华与浮华也只是空笑。
  2.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骏骨”与“蛾眉”比喻青春与美丽。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韵律感。
    • 象征:琴材、枭卢象征着名利与浮华。
  3. 主题思想

    • 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整体情感基调是淡泊与自在。

意象分析:

  • 骏骨:象征年轻时的健康与活力,代表生命的巅峰。
  • 蛾眉:象征美丽与青春,暗示美丽的逐渐消逝。
  • 焦桐:代表珍贵的事物,象征生活中的期待与希望。
  • 荣枯:象征人生的无常,表达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知命无为”指的是: A. 知道命运,安于现状
    B. 追求名利
    C. 忽视命运

  2. “骏骨”在诗中象征: A. 财富
    B. 年轻与健康
    C. 智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李予望的《北归漫兴 其一》,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李予望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李予望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金小还丹歌 其二 秦镜 前望江麹令颂德 新峰寺元钟 雪行河北道中 自大钱湖口赴吴兴 君山 季子庙 朝宗门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似醉如痴 麥字旁的字 寸尺 一齐众咻 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遭遇际会 包含喜的成语 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多许少与 双人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孝亲 睹微知著 匕字旁的字 进退裕如 水功德局 头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