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25
赠碧眼相士六言二首
荀卿子论心形,
许负书说气色。
我虽,看未成碧。
第一首:荀子曾经论述过心形与外貌的关系,许负则通过书信来讨论气色的变化。而我虽然想看出你的内心,却未能完全读懂你那碧眼深处的想法。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甫,号东庄,宋代诗人。他的诗风豪放,常用典故,表情达意,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命理、相术等学问的关注。诗中提及的荀子与许负,反映了当时对心灵与外貌、气色之间关系的探讨。作者可能是在与相士交流中,产生了对内心与外表关系的思考。
本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相士的思考与对人内心的追索。开篇提到荀子与许负,表明诗人对古代哲学和相术的敬重,这两者在古代都是关于人性、气色的重要理论。诗人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自己对碧眼相士的深刻关注与思考,尽管想要理解其内心,但却感到力不从心。通过“我虽,看未成碧”一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相士的向往与敬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的交织,通过简短的诗句,展现了古代士人内心的复杂与深邃,带给读者一种思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心与外表的关系,表现出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渴望,反映出士人对命理与相术的思考。
荀卿子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A. 人性本善
B. 人性本恶
C. 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D. 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诗中提到的“碧眼”象征什么?
A. 外表美丽
B. 内心深邃
C. 眼神凶狠
D. 轻浮的态度
王维的《相思》同样探讨了情感与内心的关系,但更注重于思念的情感表达,而刘克庄的诗则更偏重于对人心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