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8:23
思佳客
(竹西从人去数年矣,今得归,偶以此烦全美达之)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曾醉扬州十里楼。
竹西歌吹至今愁。
燕衔柳絮春心远,
鱼入晴江水自流。
情渺渺,梦悠悠。
重寻罗带认银钩。
挂帆欲伴渔人去,
只恐桃花误客舟。
曾经在扬州的十里楼上醉酒,
竹西的歌声如今仍让我心愁。
燕子衔着柳絮,春心却已遥远,
鱼儿在晴朗的江水中自由游动。
情感渺茫,梦境悠长。
我重寻昔日的罗带,认得那银钩。
想要挂帆随渔人而去,
只怕桃花会误了我的归舟。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渭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本诗写于作者归故乡的时刻,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索。诗中流露出的愁苦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思佳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开篇“曾醉扬州十里楼”,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繁华的场景,诗人曾在此地沉醉于酒与乐。随之而来的是“竹西歌吹至今愁”,这句承接了前面的美好,却又带来了深深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出春天的意象,燕子和鱼的出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远去的春心与自由的渴望。特别是“情渺渺,梦悠悠”,更是将诗人的情感状态细腻地表现出来,仿佛在无尽的思绪与梦境中徘徊。
“重寻罗带认银钩”一句,诗人通过细致的意象转换,重拾过往的记忆,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挂帆欲伴渔人去”,则是诗人希望追随渔人,向着自由而去的愿望,但“只恐桃花误客舟”又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和担忧,生怕被美丽的桃花误导,迷失方向。这种忧愁的情感贯穿整首诗,深刻而又动人。
总之,《思佳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围绕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流露。
诗中提到的“十里楼”指的是哪个地方?
“情渺渺,梦悠悠”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只恐桃花误客舟”中的桃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