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4:32
如梦令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百和宝钗香珮。短短同心霞带。
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
多态。多态。
偷觑榴花窗外。
《如梦令》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镜前打扮的情景。她佩戴着香气四溢的宝钗和香佩,身上系着一条短短的同心霞带。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她的新妆,巧妙地勾勒出一双美丽的眉毛。她的神态多姿多彩,忍不住偷眼看窗外盛开的榴花。
吕渭老(约1080-约1130),字子元,号渭老,宋代词人,生于四川,后迁至杭州,因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的美丽和生活,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其词风细腻而优雅,常以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见长。
《如梦令》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追求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情感表达。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妆容与神态,反映了当时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如梦令》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细致观察与赞美。词中通过对女子打扮过程的描绘,传达了她的优雅与灵动。开篇以“百和宝钗香珮”引入,生动地刻画出女子的服饰,显示了她的身份与品位。接下来的“短短同心霞带”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温柔的氛围。
“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不禁让人联想到女子在镜前专注打扮的情景,那种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塑造,在细腻的描绘中显得尤为重要。最后的“多态,多态”强调了女子的多姿多彩,而“偷觑榴花窗外”则暗示她对外界的好奇与渴望,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她内心的柔情与梦想。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优雅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向往。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吕渭老将女子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展现了宋代词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展现了一种优雅而活泼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具备美学价值,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装饰品有哪些?
“多态”在这里的意思是?
诗中“偷觑榴花窗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