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9:36
六月霜飞杀气中,收孥令下市朝空。
生无面目湛三族,死念君王哭两宫。
精贯白虹随落日,魂归丹陛起悲风。
宛溪旧接秦淮口,呜咽流澌水不东。
六月的霜雪在杀气弥漫中飞舞,收捕的命令下达,市集和朝堂都显得空荡荡的。
生者面目无光,三族遭受灭顶之灾;死者思念君王,哭泣声传遍两宫。
精魂随着白虹落日而去,悲风在丹陛之上升起。
宛溪曾与秦淮相接,如今呜咽着流淌,不再向东。
沈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尤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他的诗风多沉郁,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清洗频繁的时期,沈磐以此诗歌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忧虑和对无辜者遭受磨难的悲痛。
这首诗以“六月霜飞”开篇,营造出一种阴冷、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政治的严酷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描绘生者面临的困境时,使用了“生无面目湛三族”的极端表述,突显了因政治斗争而被迫害的家庭悲剧。此句不仅体现了对无辜者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暴政的不满。
接下来的“死念君王哭两宫”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将死者对君主的忠诚与生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一种忠诚与失落的悲剧感。接着,诗人用“精贯白虹随落日”这样的意象,表现了生死的交替及灵魂的升腾,似乎在诉说着对逝去的悲痛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一句“宛溪旧接秦淮口,呜咽流澌水不东”,不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心的悲哀,流淌不再向东的水,似乎暗示着生命的逝去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悲剧的深刻思考。
全诗围绕政治动荡与个人悲剧展开,表达了对无辜者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暴政的无奈,展现了沈磐作为诗人的忧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六月霜飞"中的“霜”象征什么?
a) 冷酷的天气
b) 政治的残酷
c) 生命的脆弱
d) 以上皆是
诗中“宛溪旧接秦淮口”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a) 美丽的自然
b) 历史的悲哀
c) 诗人的故乡
d) 以上皆是
诗中的“生无面目湛三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庭的怀念
b) 对政治清洗的愤怒
c) 对无辜者的同情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