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时间: 2025-05-02 08:39:07

诗句

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閒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07

原文展示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作者: 邓林 〔明代〕

天龙寺里谒如来,
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
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
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閒纵目,
长江东去鹤飞回。

白话文翻译

在天龙寺中拜谒如来佛,
绛红殿宇紧闭,缓缓开启。
白居易的诗篇如今成了香火社,
苏东坡仍然记得那妙高台。
宝山的愿力因缘而聚,
尘世的清心在此已成灰烬。
吟咏结束,倚着栏杆悠闲地远眺,
长江水奔流而去,白鹤飞回。

注释

  • 天龙寺: 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
  • 如来: 指释迦牟尼佛,佛教中的重要人物。
  • 绀殿: 指颜色深红的殿宇。
  • 白傅: 白居易的别称,诗人以其为香火社的象征。
  • 东坡: 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 妙高台: 典故出自苏轼的诗作,意指高峰之美景。
  • 宝山: 可能指与佛教相关的地方,象征愿力的汇聚。
  • 尘世清心: 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林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繁华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佛教为题材,体现出一种清幽的禅意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天龙寺时,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天龙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寺庙的庄重与神秘,接着提到历史名人的诗作,展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影响。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长江东去”和“鹤飞回”,不仅呈现出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流转与轮回。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深邃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此外,诗中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得作品更为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龙寺里谒如来: 在天龙寺中拜访如来佛,传达了对佛教的敬仰。
  2. 绀殿重扃逶迤开: 描述寺庙的殿宇,象征着神秘与庄严。
  3. 白傅顿成香火社: 以白居易的诗作为背景,说明文化的延续。
  4. 东坡犹记妙高台: 提及苏东坡,强调历史文化的积淀。
  5. 宝山愿力随缘结: 表达了对缘分和愿力的思考。
  6. 尘世清心到此灰: 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7. 吟罢倚阑閒纵目: 诗人吟咏结束后,享受宁静的时光。
  8. 长江东去鹤飞回: 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生命的流动。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白傅顿成香火社”与“东坡犹记妙高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 “尘世清心到此灰”将清心比作灰烬,表达内心的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体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龙寺: 象征着佛教的圣地。
  • 如来: 代表着智慧与觉悟。
  • 长江: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 象征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2. 填空题: “长江东去,___飞回。”

  3. 判断题: 诗人通过寺庙的描写来表达对世俗的留恋。(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邓林的《游天龙寺》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邓林更注重佛教哲学的表现,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三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二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一 大行皇帝挽诗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十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九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八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七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六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路 奄奄待毙 遭逢时会 官清法正 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授心传 使坏 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右首 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履汤蹈火 矛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那借 甘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颠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