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07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作者: 邓林 〔明代〕
天龙寺里谒如来,
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
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
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閒纵目,
长江东去鹤飞回。
在天龙寺中拜谒如来佛,
绛红殿宇紧闭,缓缓开启。
白居易的诗篇如今成了香火社,
苏东坡仍然记得那妙高台。
宝山的愿力因缘而聚,
尘世的清心在此已成灰烬。
吟咏结束,倚着栏杆悠闲地远眺,
长江水奔流而去,白鹤飞回。
邓林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繁华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佛教为题材,体现出一种清幽的禅意与哲理。
此诗作于游览天龙寺时,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述天龙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寺庙的庄重与神秘,接着提到历史名人的诗作,展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影响。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长江东去”和“鹤飞回”,不仅呈现出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流转与轮回。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深邃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此外,诗中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得作品更为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体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
意象词汇: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填空题: “长江东去,___飞回。”
判断题: 诗人通过寺庙的描写来表达对世俗的留恋。(对/错)
邓林的《游天龙寺》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邓林更注重佛教哲学的表现,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